廉政举报 投诉建议
中文 | EN
融侨公益 | 一场特别的“毕业典礼”
分享
 时间:2020-05-28 | 浏览:12653 次
近日,一场特别的“毕业典礼”在福建宁德霞浦大京村举行,林文镜慈善基金会2017届“大地之子”迎来了难忘的“毕业季”。
今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,也是林文镜慈善基金会首届“大地之子”的结业之年。3年前,党的“十九大”上首次提出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同年,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了乡村发展带头人支持计划,通过挖掘和培养有使命感、行动力、发展力的乡村发展带头人,助力乡村振兴,“大地之子”公益项目因此孕育而生。2017年,“大地之子”在福建省遴选了10位乡村发展带头人,为每人每年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,连续支持3年,还通过主题培训、外地游学、资源链接、媒体传播等方式,帮助“大地之子”们练好内功,带动乡村发展。
在首期毕业典礼上,“大地之子”们娓娓道来这3年间,他们秉持初心,用各自的方式演绎精彩的故事,有迷茫也有孤独,有拼搏更有收获,经过3年的成长与蜕变,他们收获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。


一起回顾他们三年间的点点滴滴


从“帮助”到“改变”

用行动为家乡创造更多价值


何梅英:

改善村道,以1万元撬动40.7万元


想致富,先修路。何梅英入选2017届“大地之子”后,提出将个人获得的5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村道,得到了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的支持,又额外拨付1万元道路修补启动金。何梅英的想法也得到了村民的热烈回应,每家每户主动捐款,最终以1万元撬动40.7万修路款进行村道修缮,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及生产。
新冠疫情期间,面对村里600多亩枇杷滞销的难题,何梅英联合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线上销售、对接超市、朋友圈发布等方式,帮助村民销售了5万多斤的枇杷,其中通过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的帮助和对接销售了1万多斤的枇杷。
毕业典礼上,何梅英用质朴的语言总结和回顾自己三年大地之子的体验:“我非常自豪可以成为‘大地之子’,这3年我们一起去台湾、浙江、杭州,以及福建省各个村庄,通过深入调研和学习,快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。”
从改善村道的筹款到枇杷滞销的解决,从一个普通村民到成为村里信赖的“专业人士”,何梅英用3年时间成长了自己,也反哺了家乡。


王静辉:

精准扶贫,联动三村建设观光茶园


王静辉的家乡盛产高山茶,但信息闭塞,村民劳作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。通过在“大地之子”公益项目的培训与学习,王静辉尝试通过整合下游资源提升茶叶质量,引导本地茶农树立标准化、品牌化意识,面向农户开展有害生物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,大大提升了家乡茶叶的综合竞争力。不仅于此,王静辉还带动周围村落,联动三村打造了一个长达十几公里的观光茶园,同时为三村村民开启致富路。
在精准扶贫方面,王静辉的茶叶公司还做了兜底扶贫,帮助31户95人最终实现全部脱贫。
“3年就像一次月考,我们所做的事情,有时候需要用一生来考量。”毕业典礼上,王静辉用真挚的语言感悟着3年的学习生活,也对未来人生有了规划:“今天我光荣地从‘大地之子’毕业了,但毕业不是结束,而是一个新的起点,未来我会依然坚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,希望我们家乡的发展能越来越好。”
从探索到实践,从本村发展到三村共同致富,王静辉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创造出更多价值。


不忘初心 情系桑梓

 融侨公益持续在路上


乡村的振兴,离不开像“大地之子”这样推动发展的内生力量,他们用自己的使命感与行动力,改善村庄基础设施,发展产业与生计,带动村民就业与收入。3年以来, “大地之子计划”带动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新农人返乡创业,用自己的知识才干振兴家乡,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可能。
“大地之子计划”也被推荐为全国精准扶贫优秀案例,成为民政厅发动“百社帮百村”的主要平台,“大地之子”张云波、陈斌鑫、巫振桂成为了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教育案例。
这群热爱家乡、具备知识与才干的年轻人一样,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先生情系桑梓,为了帮助家乡发展,毅然放下如日中天的海外事业,竭尽全力调动海内外朋友的力量共同建设家乡。至今,融侨集团已累计捐赠逾12亿元,主要用于推动教育、医疗、环保、社区治理、乡村发展、公益行业支持等领域,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已开展“大地之子”、“榕树伙伴”、“光明计划”、“宝贝微笑计划”等公益项目逾100个。

根基在人,以爱担当。未来,融侨集团仍将不忘初心,持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,联合更多力量积极回馈社会,共建美好生活。



关注我们: 微信 微博 分享
版权所有 融侨集团 Copyright © 2023 Rong Qiao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.
闽ICP备11021354号-3 | 联网备案号:35010302000514 | 主办:融侨地产集团品牌营销中心 | 网站支持:海西天成
客服邮箱 tousujiandu@rongqiao.com